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第二场“党代表通道”讲述来自一线的科研攻关故事——创新者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发布时间:2022-10-24 06:00:46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党代表通道】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张佳星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闭幕会后,杨彦锋、宋学文、祁洪芳、李绍杰代表(自左至右)步入“代表通道”,准备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本报记者张佳星向张连钢代表提问。
本报记者 朱丽摄 

张连钢代表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殷刚摄

10月22日中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第二场“党代表通道”开启。多位党代表带来了来自一线的科研攻关故事,带来了他们亲身体验到的科技巨变,描绘了科技强国的美好图景。

  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


  蓝图:我国将实施载人月球探测


  进入新时代,中国航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代表通道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代表细数:十年来,我们进行了274次发射(截至10月15日);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就进行了192次发射,占长征系列火箭总发射次数的43.2%。这些成就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了航天大国,进入了航天强国行列。

  针对公众关心的中国航天站建设,吴燕生带来最新进展:空间站已于9月底完成了问天舱转位,具备了与梦天舱对接的条件。在地面,空间站“T”字型构型最后一个舱段——梦天舱已完成了推进剂加注,长征5号B运载火箭本月底前具备梦天舱发射、交会对接的条件。“年底前,我们还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吴燕生还分享了令人心潮澎湃的未来航天蓝图。

  我国将进一步提高进入空间的能力,实现现有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继续实施航天重大工程,进行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考基地建设,火星采样返回,实施小行星探测……这些重大工程能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吴燕生说,还要加快打造中国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聚焦人工智能先进探测、先进材料、先进动力等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的领域发力突破。


  变化:数字化浪潮改变各行各业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科研人员,这10年我亲历了数字化浪潮席卷中国,让我们制造业大国的每一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细胞都紧密相连,充满活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所长朱敏代表对数字化的力量深有体会。

  她用两个关键词形容产业在这种融合化发展中的变化——“重构”和“韧性”。

  一家传统钢铁企业改造建成了智慧钢厂,集中管控上百道的生产工序,连接了数千台设备。这种改造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0%,颗粒物排放下降了25%,既发展生产,又保卫蓝天。这就是重构的力量。

  去年,当国外运输受阻,一家中国企业利用数字化供应链技术,在多种备选渠道和货运的组合方案中,精准快速定位出最佳方案,缩短了大部分订单的延误时间。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是韧性的增强。

  “中国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在进行数字化变革。这些年我们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数字新基建、数字产业,夯实了我们数字化变革的底座。”朱敏强调。

  随后出场的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代表表示,他们正在打造智慧林场,为每棵树建档案。前辈们解决了塞罕坝这片森林从无到有的问题,他们要做的就是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我们要全面摸清全场3亿多株树木的底数,通过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建设美丽塞罕坝,持续在建设美丽中国上走在前、做表率。”安长明说。


  攻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不久前,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在“德翔许明”轮作业中,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0.18自然箱/小时,第9次刷新世界纪录。

  5年前,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诞生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党代表通道上,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代表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回忆了他们自主创新的艰难之路。

  “刚开始我们也想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是在国外考察时不能下车,也不能拍照。我们想合作,但是对方不开放任何技术。”张连钢说,这就等于花了钱,但什么也得不到,将来遇到问题还要花钱请他们解决。对方还直言,如果要自主研发,成功概率就是个零!这让张连钢体会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也讨不来的。

  张连钢感叹:“这句话刺痛了我们,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们想看看自主建设自动化码头,成功概率是不是就是个零!”

  要打破这个“零”,确实太难了。自动化码头系统庞大复杂,各种问题盘根错节,为了做出自动化码头的详细方案,团队前后开了3000多个技术讨论会,很多课题组讨论到下半夜。一次次开发,一次次失败甚至推倒重来。“但是我们一直咬牙坚持。最后我们不仅做出来了,还做得比他们更先进、更智能!”张连钢的话掷地有声。

  中铁十九局三公司南充高速公路项目部副经理李绍杰代表也讲了一个“从不可能到可能”的故事。

  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最后一段173米的路,如今通过只需不到5秒,当年打通这173米,却耗费了6年。因为地层情况复杂,每前进不到1米都会遇到塌方,施工难度如同在豆腐脑中打洞。“许多国外专家来现场后也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最终,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攻克了这一世界难题。”有人称他为“新时代愚公”,但李绍杰说,他身上最闪亮的标签,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未来,我将继续扎根在施工一线,为交通强国建设奋斗!”李绍杰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