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从“实习期”到“转正”!风云气象卫星业务运行大家族再次壮大

发布时间:2022-12-02 06:03:46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风云四号B星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第一幅彩色合成图像。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12月1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经过6个月的业务试运行和今年汛期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的“实战”考验,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及其地面应用系统今天正式业务运行。这是继我国第二代地球静止轨道定量遥感气象卫星试验星风云四号A星业务运行后,风云气象卫星业务运行大家族的再一次壮大。

作为全球观测业务序列中的成员,“黎明星”风云三号E星为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服务加开“早班车”,风云四号B星充分发挥快速成像仪所具备的分钟级250米分辨率区域成像“鹰眼”作用,两名“新帅”高效支撑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应急减灾。

“两颗卫星在‘实习期’表现出色,如今‘转正’,在我国气象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王劲松介绍说,业务运行后,风云三号E星将与风云三号C星和D星实现三星组网,每6小时为数值预报模式提供一次完整覆盖全球的观测资料,提高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和时效性。风云四号B星将与风云四号A星实现双星组网,进一步满足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气象监测预报、应急减灾的需求。

作为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业务卫星,风云三号E星填补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在晨昏时段卫星资料观测空白。在“梅花”“马鞍”等台风影响期间,利用该星搭载仪器开展数值预报同化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星改善了各层次尤其是中高层重力位势高度场、温度场和风场的预报偏差,观测预报互动进一步加强,提高了路径预报准确度。该星资料同化还提高了定量降雨的预报评分,增强了数值预报系统对降水的预报能力。而风云四号B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发业务星。在试运行期间,该星共启动22次加密观测,其快速成像仪机动观测能力在华北区域降水、青海强对流、东北冷涡、台风应急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两代4型19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7颗业务在轨运行,正持续为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