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政企学研齐聚共商沙棘产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24 04:21:55 来源:中国科普网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的总称。它在地球上生存已超过两亿年,是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双优的重要造林树种,并且富含400余种营养元素,为天然的复合营养品,能够解决食物品种繁多却营养不均的问题。

为打造从田间到药房的完整产业链,2月22日,首届沙棘大健康产业峰会暨专家论坛在辽宁省阜新市举行,来自林业、生态、医疗、质量安全等部门的政府领导和专家,以及科研院校、企业等,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棘合力量谋大业 全民健康中国行”这一主题,为沙棘产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沙棘具有生长快、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在年降水250—300毫米和土壤侵蚀严重、肥力低下的荒山陡坡、砒砂岩,以及河滩地仍然能生长并形成灌丛林地。”中国治沙学会副会长兼沙棘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培兴介绍说,沙棘防风固沙的生态价值与药用价值的双重属性,使其成为“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战略的完美交汇点。特别是在生态治理方面,沙棘是防风固沙的“绿色卫士”。在荒漠化防治领域,沙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根系发达,能牢牢锁住土壤,减少风沙危害,被广泛用于防沙治沙、水土保持,为“三北”工程的实施作出了很大贡献。

据了解,我国有沙棘属植物7种3亚种,沙棘林面积有150万公顷,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西南等地区,占世界沙棘面积的90%以上。

“作为大自然的神奇馈赠,沙棘在中国可种植范围广泛,自我繁殖能力很强,适应力强,保水功能强大,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植物。另外,沙棘的固氮能力是大豆的两倍,可以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柠条、沙柳等相比具有很强的优势。”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沙棘协会常务理事吕荣森以《沙棘生态功能的再认识》为题,从科学角度揭开了沙棘的“生命密码”:沙棘果实含428种活性成分,维生素C含量是猕猴桃的2.5倍。

我国沙棘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从2000年开始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对沙棘果汁、油脂、黄酮等成分的研究和利用不断加强,沙棘新产品陆续投入市场,沙棘相关产业持续壮大,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辽宁是全国沙棘的主产区,而阜新则是主产区的核心基地,也是全国沙棘产业的育种中心和批发中心,培育出了“辽阜1号”“状元黄”“深秋红”等大果无刺沙棘品种。辽宁东宁药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农户种树-企业收果-碳汇变现”模式,开发沙棘产品,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据辽宁东宁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孔东宁介绍,该企业此前已在辽宁阜新及黑龙江、新疆建立了万亩沙棘种植基地,成立沙棘研究院,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傅建熙等26名高科技人才,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沙棘提取工艺技术。

本次大会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沙棘技术工程中心、国家沙棘创新联盟指导,辽宁伟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与辽宁东宁药业联合主办。会上宣布沙棘产业大健康园区将落户阜新,该园区占地300亩,涵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展示中心等功能区。经专家估算,园区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30亿元。配套建设的10万亩沙棘种植基地,可间接提供约2000个就业岗位。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