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甲状腺 关爱女性健康”,这是今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的主题。5月25日,记者从第十四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启动会上获悉,女性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是男性的2—3倍,而且女性甲状腺异常检出率与年龄呈正比。
启动会现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甲状腺发病隐匿,需早筛早诊
甲状腺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病,有患病率高、影响周期长的特点。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常表现为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或过量、不孕等。”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委滕卫平介绍说,如果身体发出“警报”,要及时检查了解病情,去医院就诊。
然而,由于甲状腺发病隐匿,导致公众对该疾病的知晓率偏低、整体规范治疗率不足,产生延误治疗甚至误诊。
“甲状腺虽小,但若发生疾病,特别是患有甲减或甲亢长期未治,会影响全身器官功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单忠艳介绍说,对于女性群体来讲,随着年龄的增加,应提高对甲状腺筛查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妊娠女性,更需要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避免出现妊娠高血压、胎盘剥离、胎儿智力发育障碍等危害。
保护甲状腺健康,适量食碘盐
为推动甲状腺疾病治疗,相关领域的学会和专家编写了新版《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这对临床诊断甲亢、制定甲亢管理方案等,提供最新的指导建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认为,对于甲状腺疾病可采取三级防控策略,围绕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从控制危险因素、早发现早干预、规范化治疗三个环节切入,相应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三种手段。并特别提醒女性、老年人等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加强预防。
启动会现场。活动主办方提供
滕卫平则建议大家坚持食用碘盐。“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碘盐是人体碘摄入的主要来源,食用碘盐是保护甲状腺健康的主要措施,但需留意碘营养摄入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碘过量和碘不足而致病”。
提升公众认知,防治疾病科普先行
做好健康知识的科普工作,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的助推器。
“‘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已举办14年,对于凝聚多方力量、提高大众甲状腺健康意识、加强甲状腺疾病防治有着积极作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说,特别是女性群体,要主动关注自身甲状腺健康,实现甲状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呼吁社会各界为群众架好传播甲状腺知识的桥梁,持续推动健康科普工作开展,共同助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的落地。
“健康教育是预防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的‘社会疫苗’。”吴静倡议,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甲状腺疾病的防治,以科普教育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的传播让公众认识并重视甲状腺疾病的防治。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科普学组组长林岩松表示,虽然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庞大,但患病知晓率低,且相关健康信息获取渠道繁杂、内容真伪难辨,为科学系统地开展科普教育,甲状腺科普学组已连续三年举办甲状腺科普视频大赛,通过流行的短视频形式对甲状腺疾病进行趣味、生动的科普传播,让公众获得兼具权威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医学科普知识,以期实现改善甲状腺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推动甲状腺疾病的科学防治还需要各方通力协作。“10多年来,默克积极与政府、医院、学会等单位协同推进多项甲状腺疾病科普项目,希望通过持续支持疾病教育、义诊等活动和药物供给,不断提高公众对甲状腺疾病危害的认知。”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心血管代谢及内分泌医学事务负责人马天容说。
启动会上,专家们建议,无论是高危人群还是确诊患者,尽量保持每年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的健康管理习惯,并呼吁全社会积极开展甲状腺疾病科普宣传,提高对其关注和认知,形成防治的强大合力。专家还特别提示,女性群体等重点人群要加强甲状腺筛查意识,前移健康关口,提高生命质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