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撕又撕不掉,吃也吃不得,水果上的贴纸到底干嘛用的?

发布时间:2024-06-26 15:19:35 来源:果壳自然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不少人在剥猕猴桃皮前,习惯把果皮上的贴纸先揭下来扔掉。英国姑娘凯莉·安古德(Kelly Angood)看了会大喊:不要的贴纸都给我啊!

图片

猕猴桃上的贴纸标签丨作者供图

凯莉一直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偶然注意到水果上的小贴纸。她一时兴起,开始收集这些看起来差不多的水果贴纸,把这当作是吃水果时的额外奖励,甚至在出国旅行时,也会来到当地的水果市场找寻不一样的水果贴纸。

图片

凯莉和她收集的水果贴纸丨everpress.com

随着收集的贴纸越来越多,凯莉决定建立一座“线上水果贴纸博物馆”。

她在Instagram上创立了“fruit_stickers”账号,通过将水果贴纸放在白色背景中扫描并上传,让人们能够聚焦贴纸本身的设计。

目前,凯莉已经发布了大约1000张形形色色的水果贴纸,坐拥5万多粉丝。

图片

凯莉的Instagram主页丨Instagram/fruit_stickers

不过,话说回来了,为什么水果上要弄个贴纸啊?

有编制的水果

2009年,美国苹果行业的传奇人物汤姆·麦森(Tom Mathison)逝世。根据讣告我们得以知晓,麦森是第一个在苹果上贴标签的人

图片

美国的“苹果大王”汤姆·麦森丨fruitnet.com

麦森家族拥有一片果园,主要种植苹果。到汤姆接手果园的时候,他试图扩大家族业务,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做水果包装生意。

给水果贴上标签,正是他想到的营销策略。

最开始,汤姆只是在苹果的贴纸上印农场和公司名字,以此提升知名度;后来,他又在贴纸上加了瓢虫的图案,表明苹果产自有机农场。

图片

汤姆公司的苹果贴纸丨stemilt.com

一张小小的贴纸能蕴含这么多信息,这种巧妙的营销不仅让汤姆的生意获得了成功,也引起了国际农产品标准联合会的注意。

1990年,受汤姆·麦森的启发,国际农产品标准联合会决定推广这种贴纸,并且要在贴纸上展示更多的信息。从此,水果、蔬菜上的小贴纸除了各色各样的图案外,还多了一串数字:PLU码(Price look-up codes)。

PLU码并非强制使用,而是自愿申请使用的。它通常由4到5个数字组成,像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一样,每一串数字代表不同的商品、品种、种植方法和尺寸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